狼尾草育種與多元化利用
狼尾草育種與多元化利用
牧草除可提供草食性動物所需的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外,在環境與生態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如土地復育、生物多樣性、減廢、淨水、淨空、氣候調節、預防醫學、景觀與休閒等,這些顯示了牧草功能的多元性,只要應用得當,一支草會有很多露(路)。
我國加入 WTO 之後,農田大幅休耕,如何選擇可兼具生產、生態與生活功能的替代性作物或牧草,將是一大挑戰。狼尾草是國內草食動物主要牧草之一,二十多年來經由品種改良、生產與管理技術研發與推廣,在其生產與利用上已大有斬獲。鑑於國際及國內對環保與生態環境的日益重視,以及為了因應未來除動物利用外不同的需求,若育種選拔配合得宜,狼尾草尚有其他積極性的正面功能。
狼尾草育種
育種是特定目標改良方法之一,也是創造新品種的方法之一。親本血緣越遠其後裔變化越大,多用途選種機會越大,也包括了生物多樣化的利用,如畜牧用途、綠色食材、生態環境、生物防治、能源與環保等。狼尾草以無性繁殖為主,所使用的育種改良方法是雜交育種,包括品種間、品種內、屬間等雜交,再由雜交後裔族群中進行有目標的選育。
畜牧用途的育種包括牧草產量與品質選育,狼尾草原栽培品系的優點是產量高,缺點在於全株布滿刺人茸毛,造成收穫困擾與動物傷害。此外,生長速度快,老化也快,品質欠佳,因此茸毛性狀與品質改良是育種的目標。
選育過程包括一方面由同屬不同種的珍珠粟選出茸毛少、品質優的品系進行種間雜交,雜交後裔經特定目標性狀如無茸毛、產量與品質性狀選拔後,進行品系比較試驗,選出優良品系。然後進行區域試驗以了解新品系的穩定性,並進一步進行動物飼養試驗,以了解新品系對於動物的產出效果,再提出命名與推廣。
例如民國 81 年育成並命名推廣的狼尾草--臺畜草一號,它的特色是半矮性(株高 150 公分以下),全株無毛茸,葉多莖少(葉多且營養成分高是品質的指標之一),消化率高,適用於小型動物,如山羊、豬、家禽類以及放牧用。它的缺點是產量比原栽培種低,而且是三元體(2n = 21),以無性繁殖為主,無法進一步改良。
另一方面由狼尾草種內選出優良親本,進行種內雜交,選出優良品系。例如民國 85 年育成且命名推廣的狼尾草--臺畜草二號,它的特色是植株高大(200 公分以上),牧草產量高,甜度高,適口性佳,毛茸少,適用於中、大型動物如牛、羊等。其他育成但尚未命名推廣的品系,包括適合中小型動物及防風林利用的半矮性品系,與適合放牧與家禽利用的高消化率矮性品系。
品種間、屬間雜交往往有雜交不孕等問題,如狼尾草(四元體,2n = 28)與珍珠粟(二元體,2n = 14)種間雜交種(三元體,2n = 21)無法結子,有兩種方法可以解決。一種是以秋水仙素處理種間雜交種種子,加倍其染色體,產生複二元體(2n = 42),優點是後裔無分離,缺點是無選育空間。
另一種是由不同來源的珍珠粟與狼尾草雜交,選出能形成不減數的 2n 配子且能結子的後裔,以產生複二元體,它的優點是可由後裔分離族群進行不同用途的選育。這個方法是國內首先在狼尾草雜交後裔中發現的,且已由 2n 配子的後裔選出結實性狀及農藝性狀較優的複二元體,其甜度與纖維消化率較栽培種狼尾草高,可進一步做為改良的親本。如甜度高的可利用於代替能源生產材料等,並用以了解染色體倍數性與性狀產量的關係。
由於狼尾草是異質多元體,如以種子繁殖,它的後代會分離成不同型態的植株,產量與品質很難掌握。因此,一般以無性雙芽苗繁殖,有如甘蔗。但是大面積種植時,成本高,為了能以種子繁殖,首先必須能快速固定性狀。
無融合生殖是高等植物不經雌雄配子結合,直接由體細胞等產生種子的一種無性繁殖方式,產生的後裔與母本相同。依其發生的遺傳控制及環境因素影響,可分為絕對性的無融合生殖及偶發性的無融合生殖。
對作物育種而言,絕對性無融合生殖的利用價值高,優點是:無融合生殖植株有高度異質性,若與可親合的有性雌親雜交,可獲得大量遺傳變異;雜種優勢若存於無融合生殖植株的雜交子代中,則其雜種優勢可迅速固定;可做為大量雜交種子的商業生產,替代雄不稔系統,簡化雜交種子生產過程,降低生產成本,已被視為另一次的綠色革命。尤其是目前的基因轉殖技術發達,一旦轉殖成功,許多優良性狀就可快速固定。
野生狼尾草是狼尾草的相關近緣種,具有絕對性的無融合生殖方式,目前已有許多研究者把這個特性由野生種狼尾草轉移至栽培種,以解決雜種不稔的問題,並快速固定雜種優勢。根據(珍珠粟 × 狼尾草)× 野生狼尾草三向雜交後代的外表型態及胚囊發育觀察結果,無融合生殖特性已由野生狼尾草轉移至栽培種中。選出含無融合生殖基因的狼尾草,在自然受粉下,其後裔外表性狀與母本相同,顯示外表性狀已迅速固定。利用分子生物技術已篩選出專一的遺傳標誌,以做為品種鑑定及性狀篩選或輔助育種選拔的工具。
我國加入 WTO 之後,農田大幅休耕,如何選擇可兼具生產、生態與生活功能的替代性作物或牧草,將是一大挑戰。狼尾草是國內草食動物主要牧草之一,二十多年來經由品種改良、生產與管理技術研發與推廣,在其生產與利用上已大有斬獲。鑑於國際及國內對環保與生態環境的日益重視,以及為了因應未來除動物利用外不同的需求,若育種選拔配合得宜,狼尾草尚有其他積極性的正面功能。
狼尾草育種
育種是特定目標改良方法之一,也是創造新品種的方法之一。親本血緣越遠其後裔變化越大,多用途選種機會越大,也包括了生物多樣化的利用,如畜牧用途、綠色食材、生態環境、生物防治、能源與環保等。狼尾草以無性繁殖為主,所使用的育種改良方法是雜交育種,包括品種間、品種內、屬間等雜交,再由雜交後裔族群中進行有目標的選育。
畜牧用途的育種包括牧草產量與品質選育,狼尾草原栽培品系的優點是產量高,缺點在於全株布滿刺人茸毛,造成收穫困擾與動物傷害。此外,生長速度快,老化也快,品質欠佳,因此茸毛性狀與品質改良是育種的目標。
選育過程包括一方面由同屬不同種的珍珠粟選出茸毛少、品質優的品系進行種間雜交,雜交後裔經特定目標性狀如無茸毛、產量與品質性狀選拔後,進行品系比較試驗,選出優良品系。然後進行區域試驗以了解新品系的穩定性,並進一步進行動物飼養試驗,以了解新品系對於動物的產出效果,再提出命名與推廣。
例如民國 81 年育成並命名推廣的狼尾草--臺畜草一號,它的特色是半矮性(株高 150 公分以下),全株無毛茸,葉多莖少(葉多且營養成分高是品質的指標之一),消化率高,適用於小型動物,如山羊、豬、家禽類以及放牧用。它的缺點是產量比原栽培種低,而且是三元體(2n = 21),以無性繁殖為主,無法進一步改良。
另一方面由狼尾草種內選出優良親本,進行種內雜交,選出優良品系。例如民國 85 年育成且命名推廣的狼尾草--臺畜草二號,它的特色是植株高大(200 公分以上),牧草產量高,甜度高,適口性佳,毛茸少,適用於中、大型動物如牛、羊等。其他育成但尚未命名推廣的品系,包括適合中小型動物及防風林利用的半矮性品系,與適合放牧與家禽利用的高消化率矮性品系。
品種間、屬間雜交往往有雜交不孕等問題,如狼尾草(四元體,2n = 28)與珍珠粟(二元體,2n = 14)種間雜交種(三元體,2n = 21)無法結子,有兩種方法可以解決。一種是以秋水仙素處理種間雜交種種子,加倍其染色體,產生複二元體(2n = 42),優點是後裔無分離,缺點是無選育空間。
另一種是由不同來源的珍珠粟與狼尾草雜交,選出能形成不減數的 2n 配子且能結子的後裔,以產生複二元體,它的優點是可由後裔分離族群進行不同用途的選育。這個方法是國內首先在狼尾草雜交後裔中發現的,且已由 2n 配子的後裔選出結實性狀及農藝性狀較優的複二元體,其甜度與纖維消化率較栽培種狼尾草高,可進一步做為改良的親本。如甜度高的可利用於代替能源生產材料等,並用以了解染色體倍數性與性狀產量的關係。
由於狼尾草是異質多元體,如以種子繁殖,它的後代會分離成不同型態的植株,產量與品質很難掌握。因此,一般以無性雙芽苗繁殖,有如甘蔗。但是大面積種植時,成本高,為了能以種子繁殖,首先必須能快速固定性狀。
無融合生殖是高等植物不經雌雄配子結合,直接由體細胞等產生種子的一種無性繁殖方式,產生的後裔與母本相同。依其發生的遺傳控制及環境因素影響,可分為絕對性的無融合生殖及偶發性的無融合生殖。
對作物育種而言,絕對性無融合生殖的利用價值高,優點是:無融合生殖植株有高度異質性,若與可親合的有性雌親雜交,可獲得大量遺傳變異;雜種優勢若存於無融合生殖植株的雜交子代中,則其雜種優勢可迅速固定;可做為大量雜交種子的商業生產,替代雄不稔系統,簡化雜交種子生產過程,降低生產成本,已被視為另一次的綠色革命。尤其是目前的基因轉殖技術發達,一旦轉殖成功,許多優良性狀就可快速固定。
野生狼尾草是狼尾草的相關近緣種,具有絕對性的無融合生殖方式,目前已有許多研究者把這個特性由野生種狼尾草轉移至栽培種,以解決雜種不稔的問題,並快速固定雜種優勢。根據(珍珠粟 × 狼尾草)× 野生狼尾草三向雜交後代的外表型態及胚囊發育觀察結果,無融合生殖特性已由野生狼尾草轉移至栽培種中。選出含無融合生殖基因的狼尾草,在自然受粉下,其後裔外表性狀與母本相同,顯示外表性狀已迅速固定。利用分子生物技術已篩選出專一的遺傳標誌,以做為品種鑑定及性狀篩選或輔助育種選拔的工具。
凱╄SωPёrζStαr- 略有小成(level15)
- 文章數 : 127
注冊日期 : 2009-01-08
這個論壇的權限: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