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魨毒的分布及來源
河魨毒的分布及來源
食用河魨常會致死,因此其體內所含毒素是人們最熟知的海洋生物毒之一。早在兩千年前,中國的《山海經》就提到肺魚(河魨)會毒死人,而在《臺灣通史》的〈虞衡誌〉中也說:「河魨的肝臟有毒,食之致死。」日本戰國時代豐臣秀吉出兵朝鮮,在下關集結的武士們因食用河魨而大量中毒死亡,是歷史上有記載的。
河魨肉質鮮美中外皆知,中國江浙一帶曾流傳一句話:「不吃河魨,焉知魚味;吃了河魨,百魚無味。」而日本人特別喜歡吃河魨生魚片,視其為人間美味。江戶時代,讚美的詩詞流傳民間,食用河魨的盛行及其鮮美可見一斑。也因為如此,在日本因食用河魨而中毒死亡的事件層出不窮。1981 年以前,每年中毒死亡人數始終維持在百人以上,直到 1982 年以後,才下降到 10 人左右。每一年因河魨毒而死亡的人數幾乎占所有食物中毒死亡人數的一半以上,也因此與河魨毒有關的研究自然成為日本人研究的重心。
在臺灣,有關河魨毒所引起的中毒事件雖不若日本多,但自 1988 年至今發生案例不斷,中毒人數超過 100 人,其中死亡率近1成。中毒事件發生地區包括臺北、桃園、苗栗、新竹、臺中、彰化、臺南、高雄、屏東、宜蘭、花蓮和臺東,其中以中部和高屏地區發生的頻率較高。食物來源則包括河魨、織紋螺(俗稱苦螺)、玉螺、榧螺、蝦虎魚和香魚片,而發生中毒的季節以冬春交替之際和五、六月最頻繁。
河魨毒是神經毒素,進入體內組織後會與神經或細胞膜上的鈉通道接合端結合,而阻止鈉離子進入細胞內,阻斷了神經訊息的傳導,造成末梢神經、中樞神經、知覺神經和運動神經的麻痺。當毒量高時,常會因迷走神經麻痺,接著血管運動神經中樞橫隔膜和呼吸神經麻痺而死。河魨毒的毒性是氰化鈉的 1,000 倍以上,目前河魨毒中毒並無特殊的藥物可直接治療,主要是維持患者呼吸的進行,並催吐、洗胃。另外可給予稀釋的活性碳和輕瀉劑,以利毒素的排出。
河魨毒除了毒性可懼,會造成食品安全問題之外,也因為能阻斷神經訊息的傳導,在醫療上可望成為不會成癮的新止痛和麻醉藥劑。
河魨毒的分布
河魨毒除了存在於河魨體內之外,也廣泛分布在自然界中,現在已知脊椎動物中的河魨、淡水河魨、蝦虎魚、蠑螈和青蛙,無脊椎動物中的頭足類、腹足類、扁蟲類、蟹類、海星、海洋細菌等都含有河魨毒。毒素存在部位主要包括卵巢、肝臟、皮膚、卵、中腸腺等,而這些生物存在的地域則以溫、熱帶海域和半鹹水地帶為主。
河魨肉質鮮美中外皆知,中國江浙一帶曾流傳一句話:「不吃河魨,焉知魚味;吃了河魨,百魚無味。」而日本人特別喜歡吃河魨生魚片,視其為人間美味。江戶時代,讚美的詩詞流傳民間,食用河魨的盛行及其鮮美可見一斑。也因為如此,在日本因食用河魨而中毒死亡的事件層出不窮。1981 年以前,每年中毒死亡人數始終維持在百人以上,直到 1982 年以後,才下降到 10 人左右。每一年因河魨毒而死亡的人數幾乎占所有食物中毒死亡人數的一半以上,也因此與河魨毒有關的研究自然成為日本人研究的重心。
在臺灣,有關河魨毒所引起的中毒事件雖不若日本多,但自 1988 年至今發生案例不斷,中毒人數超過 100 人,其中死亡率近1成。中毒事件發生地區包括臺北、桃園、苗栗、新竹、臺中、彰化、臺南、高雄、屏東、宜蘭、花蓮和臺東,其中以中部和高屏地區發生的頻率較高。食物來源則包括河魨、織紋螺(俗稱苦螺)、玉螺、榧螺、蝦虎魚和香魚片,而發生中毒的季節以冬春交替之際和五、六月最頻繁。
河魨毒是神經毒素,進入體內組織後會與神經或細胞膜上的鈉通道接合端結合,而阻止鈉離子進入細胞內,阻斷了神經訊息的傳導,造成末梢神經、中樞神經、知覺神經和運動神經的麻痺。當毒量高時,常會因迷走神經麻痺,接著血管運動神經中樞橫隔膜和呼吸神經麻痺而死。河魨毒的毒性是氰化鈉的 1,000 倍以上,目前河魨毒中毒並無特殊的藥物可直接治療,主要是維持患者呼吸的進行,並催吐、洗胃。另外可給予稀釋的活性碳和輕瀉劑,以利毒素的排出。
河魨毒除了毒性可懼,會造成食品安全問題之外,也因為能阻斷神經訊息的傳導,在醫療上可望成為不會成癮的新止痛和麻醉藥劑。
河魨毒的分布
河魨毒除了存在於河魨體內之外,也廣泛分布在自然界中,現在已知脊椎動物中的河魨、淡水河魨、蝦虎魚、蠑螈和青蛙,無脊椎動物中的頭足類、腹足類、扁蟲類、蟹類、海星、海洋細菌等都含有河魨毒。毒素存在部位主要包括卵巢、肝臟、皮膚、卵、中腸腺等,而這些生物存在的地域則以溫、熱帶海域和半鹹水地帶為主。
凱╄SωPёrζStαr- 略有小成(level15)
- 文章數 : 127
注冊日期 : 2009-01-08
這個論壇的權限: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